马克思主义学院是2011年在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的基础上成立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办学单位。2016、2023年连续两次获批山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
学院设1系7部,即思想政治教育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研究生教研部等7个教研部;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3个二级学科。拥有省级名师工作室“李朋忠工作室”、“杨立志工作室”;设有山东高校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济南传承家文化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统战理论研究中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代政治发展研究基地等7个研究机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和“执政党建设与中国当代政治发展”两个学术团队。
学院现有思政课教师132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50人,博士学位73人;现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计400余人。近年来,学院获 “山东学校思政课教师年度人物”称号2人,“山东省师德标兵”称号 1人,“山东省优秀思政课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称号1人,入选山东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十百工程”3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3人。在山东省第三届全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中,1人当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人当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院承担着全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山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入选“教育部择优支持计划”。近年来,学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两门课程入选山东省首批思政课“金课”;“寻迹齐鲁,文化传承”思政实践课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两门课程获省级一流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被评为学校精品建设课程。获批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项,厅级项目29项。在山东省首届思政课教学设计大赛中,1人获特等奖,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获奖居全省前列。在山东省第二届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中,获特等奖1人、一等奖1人的优异成绩。教学研究成果“整体教育观指导下‘三全六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与实践”先后荣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建设,形成了本硕贯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师范类专业,具有四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是教育部二级认证通过专业,积淀形成特色鲜明的政策驱动、课堂发动、导师带动、实践推动、研究协动、竞赛促动的“六轴联动”人才培养模式,获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近年来,组织学生参加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全国“华文杯”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与交流展示活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先后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6项的优异成绩,有效提升了师范类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产出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多篇有较大影响的论文,发表CSSCI期刊论文62篇,其中1篇入选中央领导内参,1篇入选2022年度《中国政治经济学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最具影响力论文之一,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重要媒体转载;出版著作1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8项,省部级立项45项,主持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6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4项。
学院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为支撑,以队伍建设为重点,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