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把爱和正能量带给我的学生们——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参加2015年家访活动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3日  点击次数:

编者按:2015年1月17日,济南大学 “送温暖建平台、促就业助成才”为主题的辅导员家访又踏上了新的征程。我院杨立志、温莲香、韩忠玉三位老师参加了家访活动,为学生送去了书籍,送去了温暖,更送去了我们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那份爱。

心怀理想,让爱随行

杨立志

马克思主义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融入到学校辅导员家访活动中,主动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学生心灵,不断谱写爱的教育新篇章。2015年1月17日,济南大学辅导员家访又踏上新的征程,我有幸陪同学校党委副书记朱德强一行踏上了送温暖、助成才的家访之路,到济南长清区、泰安岱岳区走访慰问困难学生家庭。

每到一处,朱德强副书记都详细查看学生的居住环境,了解学生家庭的收入来源,询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打算。他亲切地鼓励学生要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好好学习,掌握本领,让养育自己的亲人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学生都备受鼓舞,真诚地感谢老师们对他的关心和帮助,都表示要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早日回报家人和社会。岱岳区小王同学激动地说:“考入济南大学一直是我的愿望,在区教育局、村委会的帮助下,办理了助学贷款。我很幸运,学校老师给我很多生活和学习上的指导,特别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我也一定尽我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每到一处,听着朱德强副书记亲切的话语,看着学生们刚毅的面孔和礼貌的举止,我也被感染起来,深深地知道,我们撒播的理想已经在学生的心里成长,我们传递的爱已经在学生的心里发芽,正能量已经不止一次地被学生传递。我感受到了理想信念的伟大,感受到了仁爱之心的力量。所以我想,我们不仅要当老师,而且要当一名有理想有爱心的好老师。对于我们来说,理想信念不仅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更是做好老师的人格基石。古人讲:“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人生需要用梦想去点燃,教育需要用理想去滋润。一个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心中必然装着国家和民族,必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培育者和践行者,必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热爱者和传播者。我们每一位老师,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才可能为民族、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对于我们来说,爱心不仅是人生的发展要素,更是做好老师的内在要求。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贯穿教育的每一个时刻、每一个环节,缺失了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陶行知说:“爱满天下,乐育英才”。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把教育看成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来做,要学会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要懂得欣赏学生、理解学生、激励学生,自始至终把爱心融化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做一名好老师,就要不断地被理想点燃,就要随时让爱起航。我想,我们一定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重要讲话,作为我们的思想指南和基本遵循,自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带头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学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欣赏学生,把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撒播在学生的心坎上,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成才。

在走访中传递正能量

温莲香

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以来有个优秀的传统,每年派几名教师参与学校走访贫困学生家庭的活动,这也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今年终于如愿以偿。

我被学工处安排到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陈卫东书记和黄加栋院长的带领下,7位老师和2名学生代表一起奔赴临沂市进行家访慰问活动。

2015年1月18日到1月19日,家访小组分别到沂南县、郯城县等地共走访了3名贫困生家庭。当我们到达走访的第一站沂南县某贫困生家庭所在村庄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宽阔的街道,一排排气派的两层楼房,完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但是,当我们走入贫困生家里的时候,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破旧的两间房子,家里几乎没有什么摆设。学生的妈妈接待了我们,经过简单交谈,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家庭情况,强烈感受到学生家长的艰辛与不易。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领导、老师代表学校和学院为贫困生家庭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反馈了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和学习生活状况。我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对贫困学生及其家长表示慰问与祝福,并为学生送上学院精心准备的书籍,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掌握各种知识,将来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回馈父母、学校和社会,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学生家长很受感动,他们用朴实的语言感谢老师冒着严寒不畏辛苦送来的温暖和鼓励。在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领导的精心组织和家访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此次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活动传递了正能量,达到了预期效果,取得了圆满成功。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名教师,有幸参加2015年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活动,感受颇多:第一,这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短暂的停留,却强烈地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农村的新变化、农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第二,为今后上好思政课提供实践素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政课教学需要实践素材的支持才更有说服力。第三,结识了更多的朋友,增进了学院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不畏困难,张开飞翔的翅膀

韩忠玉

每年寒假开始,济南大学都会开展“送温暖建平台,促就业助成长”为主题的家访活动,由各院系领导、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参与。作为思政课老师,今年我有幸参与了这项活动,跟经管学院的牟宇、朱晓斐两位老师一起走访了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的小李同学。

2015年1月17日,我们正式成行。前一天,期末考试刚刚结束,我们这次家访正好一块儿送学生放假回家。万德镇离济南大学很近,学生的家就在国道旁边,加上学生的指路,我们的行程很顺利,仅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小李同学的家。

穿过狭窄的乡村小道,映入老师们眼帘的是一个干净整洁的农家院落,房子宽敞明亮,温暖舒适。这本该是一个生活无忧的家庭,但几年前小李同学父亲的一场大病却使家庭的经济条件每况愈下。大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比较富裕的生活迅速返贫,现在就只剩下父亲得病前盖好的这座房子了,连孩子的学费也是东拼西凑借来的。还好,小李同学很争气,学习刻苦,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大学。家庭的贫困和学生不畏困难、奋力拼搏的精神令人动容。经管学院的老师送上了慰问金,我代表马克思主义学院送上了学院精心准备的励志书籍,表达我们一点小小的心意。

家长感谢学校对孩子的关心和鼓励,同时表示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把孩子培养成才,不辜负学校领导、老师们的关怀和期望。小李同学自己也表示一定要学好本领,用知识改变命运。女孩眼中的坚强、乐观和自信,让我们坚信她一定会做到。虽然生活给了她很多挫折,但我们从她身上更多地看到了不畏困难,张开翅膀飞翔的潜力和追求,我们感觉很欣慰。

这次家访使我感触颇深,我一直在考虑面对家庭暂时贫困的学生,面对那些想奋力拼搏,改变命运的学生,我们学校、社会、国家应该更实际地做点什么?我们应该从物质上、精神上、就业机会上、社会保障体制上......等方方面面托起学生青春的翅膀,为他们的成长助航。

首先,物质精神层面,一定要做好经济困难帮扶的同时,重视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给贫困生“雪中送炭”,送去温暖,更重要的是给贫困生“暗中送电”,送去自信。经济困难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坚强而乐观的,就像小李同学一样。但也有一些同学会多多少少地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存在着郁闷自卑的心理,甚至养成孤僻封闭的性格,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这就需要辅导员、任课老师精神上的细心呵护与关怀,走进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缓解沉重的心理压力,获得一种直面困难、战胜挫折的无形力量,让他们虽贫犹富,让美丽的人生从贫困中走来。一位著名人士曾经说过,“我有时一文不名,但我从不贫穷。缺钱是经济状态,贫穷则是一种心态。”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改变经济状态,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其次,就业机会层面,要营造全社会关注贫困生成长、为其就业开绿灯的良好氛围。国家、地方和学校应多方共同努力,将贫困毕业生就业援助纳入各级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政策体系,实施就业重点推荐和帮扶机制,力争使贫困毕业生毕业当年基本实现就业。国家和地方可出台相关规定,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免收贫困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毕业生要给予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通过积极运作校企联合,建立贫困生就业基地,进一步拓展和稳固就业市场

再次,社会保障体制层面,建立日益完善的覆盖贫困生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学生“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最近几年,国家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大、医保政策也逐渐完善,但学生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仍不时出现。这需要国家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不让大病患者“因病返贫’。这需要国家积极探索大病保障制度的实现路径,早实施,早落实,让我们的学生家庭从此不再因为疾病陷入困境。

 
» 上一篇:学院召开教职员工会议,学习贯彻校党委全委会扩大会议精神
» 下一篇:学院召开教职员工会议,学习贯彻校党委全委会扩大会议精神
check_website_is_ok,made by zheng_guang_yu,Do not delete
 
 
   
Copyright © 2014 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邮编25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