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推进济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进一步提升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 6月17-1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文洪朝院长、杨立志副院长带领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个教研室的部分教师到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两所高校学习调研。
在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梁副院长首先从组织建构、人员组成、学科特点及课程特色四大方面,介绍了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概况。介绍了社科学院思政课堂“问题导向”、“项链模式”以及“李梁工作室”等多项重大教学改革的经验。重点展示了核心通识课程《大国方略》的教学课件。纲要教研室的林自强老师介绍了社科学院短学期制、学分制和选课制的基本情况以及“项链模式”的具体做法,就大家关心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问题解析式”教学、学生问题搜集、随堂反馈、实践教学、考核方式、集体备课等相关问题作了回答。
在上海交通大学,首先参观了“施索华工作室”,然后听取了施索华副教授的专题报告。陈鹏副院长重点介绍了交大马院“1+4”的教学共同体模式(“1”是指一个高水平复合型教学团队;“4”是指专题化教学、小班讨论、实践现场教学、网络辅导四个环节在每个班教学过程中的有机耦合);同时,以“负面清单”方式明确教学中不允许出现的导向性问题及相应处理规定。文院长也向两所院校介绍了济南大学思政课的概况和教学改革的做法。双方都表示以后要通过建立院际交流机制加强沟通,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推动思政课改革的深化。
三天的学习调研,随行的老师们都感觉深受启发。调研过程中,在文院长的组织下,结合济南大学的学分制改革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大家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进一步加深了认识,明确了思政课改革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