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教育部刊发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工作简报
作者:管理员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1日  点击次数:

近日,教育部刊发《济南大学构建“工作室”育人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专题工作简报,报道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积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不断探索思政育人新模式。2014年济南大学被山东省高校工委确定为山东省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三个试点单位之一。2015年学院创立了“李朋忠工作室”,学院研究团队入选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进一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附:教育部简报原文:

济南大学构建“工作室”育人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总第1226期

济南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工作室”育人模式,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有效提升工作针对性实效性。

借力名师凝聚力量,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团队。发挥学校教学名师李朋忠的引领作用组建育人工作室,整合建成16人的科研团队、43人的教学团队和18人的工作团队,形成“问题导向+理论支撑+实践指导”联动机制。科研团队由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组成,积极开展理论研究,解答学生的理论问题;教学团队由校内思政课教师和校外思政课特聘教授组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功能;工作团队由校内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骨干教师组成,扎实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育品牌提升服务,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每学期初制定officetime工作表,设置理论解答、教学相长、生活服务三个工作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与时间进行面谈。实施“思政课进宿舍”活动,教师深入学生宿舍,针对共性问题组织讨论,加强思想引导。提供专门场地,设立以通识课教师为主体的教师工作坊,及时在课后答疑释惑;设立供不同专业学生学习交流的学生工作坊,配备专门教师指导,形成关系密切的师生社区。

网上网下交流互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实施“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工作室专题网站,设置了解历史、对话人生、感悟思想、关注热点等四个栏目,开辟网上第二课堂。充分利用QQ、微信等网络媒介,定期开设“微讲堂”,展示“微电影”,组织“微评论”,让学生乐学乐思,目前交流平台学生人数达8000多人。设立“红色中国”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红色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体味人生、升华思想。与学校学生工作部、团委合作,持续多年共同开展“你成长我陪伴”网络主题活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网上网下同步。

改革教学形成合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有序格局。建立“一门思政课+多门通识课”的课程教学体系,采用音像学堂、阅读经典、考察体验等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统一。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教学”模式,让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入学教育、日常管理、生涯规划、社团活动有机结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联合开展小班研讨,积极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育人合力。

网络链接:http://www.moe.gov.cn/s78/A12/moe_2154/201512/t20151218_225411.html

 
» 上一篇: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 传达学习党委全委会扩大会议精神
» 下一篇:张士强校长来我院调研
check_website_is_ok,made by zheng_guang_yu,Do not delete
 
 
   
Copyright © 2014 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邮编250022